【资料图】
近日,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副研究员王欢业等通过对我国26个公园湖泊的多种生物标志物分析,定量约束了湖泊沉积中土壤来源brGDGTs的贡献。公园湖泊由于集水区很小且水体富营养化较为严重,是异养的brGDGTs母源细菌的天然培养器,有望获得湖相brGDGTs的分布特征。研究团队利用主要为陆地来源的三种生物标志物(crenarchaeol、crenarchaeol异构体以及C33正构烷烃),定量示踪了这些湖泊土壤输入brGDGTs的贡献。结果显示,对于大部分公园湖泊,土壤brGDGTs贡献的上限不超过10%(图1)。通过进一步计算,研究人员获得了纯湖相brGDGTs端元对温度的响应,发现其与全球淡水湖brGDGTs和温度的关系一致,表明在全球尺度上土壤输入对湖泊沉积物brGDGTs的贡献很小(图2)。该研究为应用湖泊brGDGTs定量重建古温度变化奠定了基础。
相关成果发表在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上。
论文链接
图1 A.利用多种生物标志物定量示踪土壤输入对公园湖泊brGDGTs贡献的上限;B.土壤brGDGTs输入上限与年均降水量的关系。
图2 纯湖相brGDGTs端元(蓝线和绿线之间)和全球淡水湖(灰点)MBT’5ME与温度的关系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