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从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官网了解到,该局日前公布了《成都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公告版)》(以下简称《规划》(公告版)),对外征求公众意见,征求意见结束日期为2020年6月24日。
《规划》(公告版)分为基础信息网体系规划及建设规划、智慧能源网体系规划及建设规划、枢纽交通网体系规划及建设规划、科创产业网体系规划及建设规划四个板块。
其中,涉及到5G基站布局,新增11条城际市域铁路,10多条地铁线路有变,开行成德眉资公交化运营班列,重组东部新区轨道网络、科创空间规划布局等。
5G基建 中心城区布局5G基站近7万个
基础信息网由5G基建设施体系+数据中心构成。
《规划》(公告版)就5G基建设施体系规划提出,通过大量加密5G基站,提升网络数据传输速度及容量,原基站保留进行设备升级。全域共规划5G基站101858个,其中中心城区已按照布局原则明确具体布局方案,在现状17783个基站的基础上,规划新增51875个5G基站,共规划69658个,约是现状4G基站的4倍。
中心机楼按照20-50平方公里覆盖面积,并保证每个区市县中心机楼不小于2个的标准进行布局;全域共规划76座中心机楼,其中中心城区在现状25座中心机楼的基础上,规划新增23座,共规划48座中心机楼。
在数据中心规划方面,以“西部第一,国内领先”为发展目标,规划到2035年成都数据中心容量占全国总量的10%,约60万机架。
到2022年,实现5G网络供给及数据存储处理能力全国领先的目标,建设5G创新名城。
东部新区 轨道网络拟新增10多条线路
成都东部新区是本次规划的重点之一。
《规划》(公告版)提出,将对现有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结合城市发展方向进行优化调整,强化对东部新区等重点发展区域的支撑作用。
此次规划中,对于东部新区轨道网络将进行重组。根据《规划》,远期拟增加S4、R5-R6、Y3、K3线,取消14、24号线;新增R3线和其余10条普线。其中,S4线为市域铁路,西与17号线连接,东达淮州新城;R5-R6、Y3线为东部新区简州新城、简阳城区的内部线路;K3线主要围绕东部新区天府奥体公园核心区呈U字形走向。
在推动城市功能中心建设方面,《规划》(公告版)提出,拟延伸10号线强化天府锦城中心的辐射;延伸20、11号线,优化22号线,支撑东安湖中心;优化S12线服务港区中心;优化15、17、21号线,支撑杨柳湖中心;优化26、15、16号线服务省级重大功能区;优化26号线服务天府中央商务区、天府新站中心;优化9号线走向支撑大面中心;优化海都路站点位置服务香城中心。
此外,拟延伸27号线,新增27号线支线,支撑大港区一体化联系;优化28、26、12、17、11、20、23、14号线,精准服务产业功能区;延伸25号线服务欧洲产业城;优化16号线、新增25号线支线服务南部文创组团;拟优化29、17、15、21、20、11、26、16号线服务商圈及三城三都。
市域铁路 新增11条城际市域铁路
为更强支撑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扩大半小时通勤圈辐射范围,《规划》(公告版)中提出,将优先利用现有轨道线网开行成德眉资公交化运营班列,提升运输能力。
同时,将新增11条城际市域铁路。其中,眉山方向拟规划新增S13、S5(含支线)、S2线等3条线,实现中心城区与眉山城区、仁寿片区的直达联系;德阳方向拟规划新增S1、S2(含支线)、S10、S11、S12等5条线,保证中心城区与东部新城都能与德阳城区、凯州新城实现直达联系;资阳方向拟新增S3、S14、S17等3条线,实现东部区域三大新城与资阳互联互通。
此外,拟综合形成多层级轨道交通网。其中,成德拟形成“5大铁+2公交化运营线路+5市域铁路”的运行模式,成眉拟形成“3大铁+2公交化运营线路+3市域铁路”的运行模式,成资拟形成“3大铁+2公交化运营线路+3市域铁路”的运行模式,为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提供支撑。
科创空间 布局8个环高校知识经济圈
围绕科创产业网体系构建,《专项》(公告版)提出,以支撑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为目标,构建“科学城-科创空间-科创平台”三级科创产业网体系。以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建设引领科技创新;以科创空间建设促进场景供给,引领新经济发展;以科创平台建设促进产业生态圈构建,引领要素集成集聚。
构建打通“政产学研用”多环节协同创新平台,加速科研成果创新转化,打造环高校知识经济圈。规划8大环高校知识经济圈——环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环高校知识经济圈。依托重点产业功能区,规划布局34处高品质科创空间。(记者 谢燃岸)
关键词: 新基建中规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