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江苏深蓝航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蓝航天”)宣布完成近2亿元的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真成投资领投,德同资本、欧瑞资本、银河系创投、卓源资本共同投资。这是深蓝航天继去年10月完成百米级火箭回收试验后的最新融资动作。
深蓝航天创始人霍亮表示,本轮融资资金将继续用于星云-1液体火箭的研制、火箭可回收重复使用技术的验证及发射准备工作,同时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培养。
深蓝航天是36氪持续关注的创业公司,其自成立以来就致力于研发液体燃料可回收复用火箭,并据此提供商业航天服务。目前深蓝航天总部位于江苏省南通市,在北京亦庄和陕西西安分别设有火箭总体、液体发动机研发中心;在陕西铜川建有火箭动力系统测试基地。
2021年12月19日 , SpaceX的“猎鹰”系列运载火箭实现了第100次回收,这标志着SpaceX的可回收复用火箭技术已经完全成熟。今年1月6日,SpaceX的一枚“猎鹰”9火箭成功将49颗“星链”卫星送入近地轨道。1月13日,同样是一枚“猎鹰”9火箭,将17个国家29个客户的105颗卫星送入了550公里高的太阳同步轨道。
SpaceX的可回收复用火箭技术也证明了其巨大的商业价值。深蓝航天创始人霍亮表示,相较于固体燃料火箭,液体燃料可回收复用火箭这样的产品形态才能使发射成本大幅度降低、投送能力大幅度提升。
目前国内暂无真正完成发射任务的可回收复用火箭,但从实际试验成果来看,深蓝航天分别在2021年7月及10月完成了米级和百米级的火箭垂直起飞和垂直降落回收的飞行试验,技术成熟度较为领先。
从火箭产品本身来看,深蓝航天目前研发了“星云-M”火箭,搭载了一台自研的“雷霆-5”液氧煤油发动机。据了解,该型号发动机真空推力为50KN,并可实现50%-100%推力调节。
关于“雷霆-5”发动机,霍亮表示其综合性能优异。首先是其坚持了液氧煤油的技术路线,相较于液氧甲烷燃料,液氧煤油的发动机相关技术配套、使用经验都已经十分成熟,同时在安全性、密度比冲方面也具有一定优势,较为适合承担目前商业火箭的近地轨道发射任务。
其次“雷霆-5”采用了针栓喷注技术,从现有的公开资料来看,深蓝航天是目前国内少有的将针栓喷注技术应用在实际飞行火箭发动机上的民营企业。霍亮表示,针栓喷注式发动机在结构设计、加工制造方面具有较大难度,但其燃烧稳定性较好,不易出现燃烧震荡,同时可以实现平滑的推力调节,非常适合液氧煤油发动机的技术路线。
除此之外,霍亮还表示“雷霆-5”采用了大量的3D打印结构,用来减少火箭发动机的零部件数量以及减轻供应商方面的压力。这和马斯克“用汽车级零件造火箭”的理念较为类似。“雷霆-5”发动机全机85%重量的零件都由3D打印技术制作,是目前国内使用3D打印零件最多的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
霍亮表示,3D打印或其他增材制造技术能使整个火箭发动机的生产流程缩短,并降低成本。同时,随着增材制造相关产业的发展,其生产出的零件质量、性能将会更优。
目前采用3D打印零件的“雷霆-5”发动机已经完成了两次飞行回收试验以及数十次地面试车,产品性能可靠。但霍亮也表示,从飞行试验到真正完成发射任务,相关零部件还需要经过大量的工程验证,相关的3D打印零件也会面临更高层面的性能测试。
不仅是零部件,整个发动机及可回收复用火箭的测试数据及工程经验在我国都是十分缺乏的。霍亮对36氪说:“回收不是目的,目的是让火箭可以重复使用,在这个过程中,相关零部件的强度标准、受热数据、维护保养规则目前都是没有依据的,需要我们持续不断地探索。”
目前,深蓝航天正在准备公里级火箭起飞回收试验,以及2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雷霆-20”的整机试车。据了解,“雷霆-20”发动机将会以9发并联的方式用于“星云-1”运载火箭,起飞推力超过150吨,直接对标了SpaceX猎鹰1号火箭性能。